对我而言,比起在舅舅家的生活,霍家简直是天堂了。
	我再也不用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下地干活,也不用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山上割猪草。
	不会每日非打即骂,只配吃残羹冷饭。
	不怕因打手电筒深夜学习,还担心被舅妈发现,喊说糟蹋了几颗电池的钱。
	……
	我在这个家,只需要和冷淡的霍太太、张扬的霍亮,以及不怎么出现的霍景良维持好面上关系。
	其他时间宛如被金尊玉贵养着,什么不用忧愁。
	最重要是能安心读书。
	就这样好的日子,黄绫在前世也能过成一团糟?
	还真是白费了舅妈的一片苦心。
	最好笑的是,黄绫的异想天开。
	前世,她杀死我之前,嘴里神经兮兮地念叨:
	「我明明换了你的命,为什么你还过得比我好?这不对,我要换回来!」
	这辈子,她以为留在农村,复刻我的成长轨迹。
	就能成为高考状元?
	就等于把命换回来了?
	真不知她哪来的迷信。
	前世,舅妈为了生男孩,结果又生了两个女儿,家里被罚了又罚。
	典型的越穷越敢生。
	最后是舅舅失望了,跑去结扎,才停止了那场闹剧。
	我一边上学一边做农活家务,还要带两个妹妹。
	尽管这样,我愣是年年考第一,每年都和舅舅求情式谈判,才勉强读到了高中。
	高二那年,舅妈又是趁舅舅不在,伙同娘家人差点把我卖到了比村里还要偏僻的大山里,做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光棍的老婆。
	我可是拼命都没能逃出来。
	是村长干预下,我才能继续读书,参加高考……
	就这种环境底下,黄绫还指望能活得比在霍家好?
	现在估摸是后悔,正在村里哭呢。
	可与我何干?
	这本就是她的应该经历的。
	新学期,我和霍亮进了同一所小学。
	本来以我成年人的智力,面对小学一年级课程不该有难度才是。
	可课外兴趣课程,不是简单地唱歌、跳舞、画画,是还有冰球、骑马、高尔夫这些冷门到不行的运动选项。
	这些兴趣课,霍亮都有参加,他玩得最好的是足球。
	可暑假他把脚给弄伤了,霍太太希望他能换一门兴趣课。
	开学后的一天晚餐,霍太太问起我选了什么兴趣课。
	回答之前,我还是先开口问:「妈妈,你能给我提点建议?」
	霍太太也很意外,我居然会想到要问她的意见。
	她稍稍斟酌:
	「你个子不高,报个舞蹈吧。哥哥说你爱看书,写作课也可以报一下。」
	人是情感动物,霍太太再冷淡,也有被别人依赖的情感需要。
	简单来说,人心都是互换的。
	霍亮忽然插嘴:「妈,我呢?」
	「你性格太跳脱了,报个书法课吧。你外公书法就写得不错,外面人要求一副,那是一字千金的价格。」
	我心底低叹。
	京圈能称得上世家的,家学底蕴果真是不简单。
	想了想,我又问:「妈妈,我能报书法课?」
	霍太太莞尔一笑:
	「当然能。兄妹两个一块去,那才像一家人。」
	霍景良回到家,看见餐桌前其乐融融的妻子、儿子,还有女儿,心底诧异又欣喜。
	他和霍太太是联姻,夫妻间只能算相濡以沫。
	儿子虽然活泼,可架不住家里规矩严。
	寻常吃饭哪里有过这样的欢乐气氛?
	霍景良看了一眼乖巧懂事的鹤窈。
	或许是家里多了一个小棉袄的缘故。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



